2025年8月22日,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链联盟、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主办,麒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集群促进组织承办的省工业软件产业链联盟总结会暨工业人工智能产业供需对接会于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顺利召开。省工信厅、地市工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工业软件产业链联盟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省内重点工业制造企业代表等约50人参与。
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经发处副处长赵永清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两区三城”使命任务,在算法研究、智能计算、智能芯片等细分赛道,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希望本次活动能够为共谋产业愿景,共促深化合作搭建桥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小兵代表联盟致辞。他表示,2024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达3260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软件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未来,联盟将持续聚焦强链补链、生态赋能、开放合作等关键任务,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人才培育,为我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原动力。
专家报告环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胡长明分享了报告《工业软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十四所的探索实践等方向进行了介绍,建议企业深化建设基于数字化样机的智能研发、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全寿期可预测的智能保障、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管理,加快推进工业软件攻关。
中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团队负责人、研究员刘意杨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提质增效》。针对传统制造系统存在制造过程的分析综合预见性不足、互联广度不足、感知深度不足等问题,团队提出了数字孪生在环的新型控制、可重构智能技术体系、大工业检测CT三大解决路径,并分享了在锂电池检测、压缩机转子装配、航天装备装配等场景的应用案例。
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链联盟、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部长姜洋汇报了联盟年度工作总结及重点工作方案。他表示,下一步,联盟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供需对接、促进会员交流、实施品牌战略等方向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与会代表围绕合作需求、应用场景、技术路径、联盟工作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与对接。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共同参观了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据了解,研究院以“扎根地方、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为建设目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决策大模型、决策智能、具身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和智能芯片等领域形成了技术优势,产出了一系列成果。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与服务业处副处长陈昆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联盟自2021年成立以来,持续以供需对接为重点,逐步推动各类大型活动全面展开,成为联盟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联盟将进一步提升对接实效,发挥好连接制造业与软件企业的平台作用,推动合作落地,推动我省工业软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下一步,学会将持续支持联盟丰富活动形式、深化产学研融合,不断拓展智能制造场景应用,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软件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