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也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11月28日,第七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在扬州召开。
本届大会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数据局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扬州大学主办。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陈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扬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罗雪明等参加大会。大会开幕式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高阳主持。
本届大会举办了1场主旨论坛、1场产业发展大会、专业分论坛等活动,涵盖AI理论、技术、产业、应用、人才、标准等多方面内容,围绕智能工业、机器视觉、大模型、知识工程、智能遥感、智能服务、数据智能与安全、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应用等各式主题,引领人工智能最新方向。
主旨报告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松灿教授和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吴小俊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带来《大模型的极限理论:解读智能涌现现象》主旨报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首任理事长、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教授,带来《学件的初步探索》主旨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为终端 BG 首席科学家田奇院士,带来《面向稀疏数据的 3D/4D 内容创作和重建》主旨报告。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青、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刘青山教授,带来《情感智能计算:从视觉到多模态》主旨报告。
据介绍,本届大会28日—29日在扬召开期间,将通过举办主旨论坛、产业发展大会、专业分论坛、“江苏AI之夜”颁奖晚会等活动,共商共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行业大咖齐聚扬州 共话人工智能产业未来
江苏人工智能大会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创办于2018年,每年举办一届,已成为我省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会议之一。
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延续过去六届“政产学研用”的强大阵容,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产业界顶级科学家和业界精英齐聚扬州,通过分享最新研究观点和学术成果,探讨技术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
能倒立行走、翻身起立、越障攀爬……展区内,一只正在“整花活”的机器狗引起了众人围观,据介绍,这是由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带来的“移动智能机器卫士”。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款产品标配了4D超广角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提升200%。同时通过大规模的AI模拟训练,让这款Go2机器狗拥有出色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会不仅重视学术研究,更注重与实际产业的对接,促进产学研结合。扬州人工智能产业板块和企业要抓住机会,与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直接交流,寻求合作与创新机遇,借智借力推动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8个项目签约 加速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当天的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项目合作签约。“扬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战略合作”“人工智能在城市水务系统的应用”“AIGC交流交易中心”等8个项目落户扬州。“这些项目在扬落地后,将进一步推动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扬州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加快加深产学研对接,将人工智能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融入科技强国的建设中,加速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促进构建协同联动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表示。
“我市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扩充科技创新‘新体量’,塑造产业经济‘新版图’,将人工智能融入千行百业,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扬州积极主动申办江苏人工智能大会,就是为了赋能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我市将在会议期间以及会后积极对接技术、人才资源,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完备的解决方案,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打响扬州人工智能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