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科技社团和相关单位:
为了激发学生人工智能算法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算法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经大赛全国组委会研究决定,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定于2025年4月-12月期间举办。为确保大赛顺利开展,现公开征集大赛省赛(区域赛)和总决赛承办单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下文简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2.4万支,参赛选手人数超过3.7万人。大赛始终秉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的理念,搭建全球算法竞技舞台,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赛题,吸引全球高校学生同台竞技,遴选优秀算法创新方案,发现拔尖算法人才,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与蓬勃发展。
二、承办单位要求
(一)征集对象
全国各高校、社会组织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均可申请承办。
(二)专业能力
申请单位需举办过类似赛事,在赛事组织等方面拥有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大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
(三)资源整合能力
拥有广泛的行业资源和媒体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为大赛的宣传推广和落地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四)场地与设施
具备符合赛事规模和要求的场地设施,包括宽敞舒适的比赛场地、功能齐全的展示区域、设施完备的电子教室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硬件保障。
三、承办单位职责
(一)赛事组织
全面负责大赛省赛(区域赛)或总决赛赛事的整体组织策划工作,制定详尽且切实可行的赛事执行方案,精准确定赛事的关键时间节点,合理规划赛事场地,确保赛事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二)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对大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选手和团队踊跃参赛。
(三)赛事服务
承办单位领导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组建赛事服务团队,提供赛事过程中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与保障,确保赛事运营的高效与顺畅。
(四)活动协调
积极与大赛全国组委会、赛事支撑单位等进行密切沟通协调,全力保障赛前培训、颁奖仪式、成果展示活动等赛事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
(五)经费支持
承办单位能够为比赛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赛事的组织、宣传、运营等相关工作。承办单位有权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筹集赛事赞助资金,并按照相关规定合理使用。
(六)参赛规模
承办单位需确保所在赛区内有效参赛队伍不少于300支、覆盖10所以上高校,保障赛事的广泛参与性。
(七)赛事总结
赛事结束后,按国赛组委会要求提交赛事总结报告,内容应包含赛事数据分析、问题反馈以及改进建议等。
四、承办单位权益
(一)树立形象
承办单位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宣传资料、媒体报道等显著位置进行重点展示,获得与大赛相关的高曝光机会,有效提升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资源对接
优先获得与大赛组委会知名专家、大赛合作伙伴、各参赛高校等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宝贵机会,共同举办会议论坛、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对接等活动。
(三)荣誉授予
大赛结束后,主办单位将为承办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对其在大赛承办过程中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认可和隆重表彰,彰显承办单位的社会责任与行业担当。
五、征集流程
(一)提交申请
有意向承办大赛的单位,请于2025年3月21日前,将《大赛承办单位申请表》(见附件)电子文档和打印盖章扫描件(PDF格式)、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以往承办类似竞赛活动通知、方案总结等材料)发送至邮箱pk@jsai.org.cn。邮件主题请务必注明 “承办单位申请-单位简称”。
(二)资格审核
大赛全国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重点评估申请单位的机构资质、专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是否符合承办要求。
(三)现场考察
如有需要,对于部分申请单位,大赛国赛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察,深入了解申请单位的场地设施、团队情况等,进一步全面评估其承办能力。
(四)确定承办单位
综合材料审核和现场考察情况,大赛组委会3月底确定大赛省赛(区域赛)和总决赛承办单位,签订承办协议后公开发布。承办协议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赛事组织安排、经费使用等相关事项,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卫艺丹,19961898033(微信同号)
赛事邮箱:pk@jsai.org.cn
大赛回顾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