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正式开幕

由 苏智会 发布于 2025-06-08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6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总决赛江苏赛区暨第五届江苏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于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比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来自全省75所高校的1064支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激烈比拼。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唐金辉在欢迎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改革发展及竞赛活动开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始终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在各类竞赛屡创佳绩。希望借助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全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携手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发展贡献高校智慧。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淮阴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严云洋表示,学会将始终秉持“高标准办赛、高质量服务”的原则,严格赛事组织流程,确保赛事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切实发挥赛事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产业促进中的引领作用,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让赛事真正成为汇聚智慧、激发活力的开放平台。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表示,省科协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赛教融合、构建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认知高度、拓展协调宽度、加大保障强度、加强监督力度,引导省级学会发挥专业优势,确保竞赛组织科学有序、成绩稳中有进,为促进和推动我省青年科技教育和学科竞赛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组委会裁判长钟秋波分享了赛事整体情况。他表示,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1999年举办以来,已连续开展二十六届比赛,创造了多项第一。2024年赛事吸引全国900所高校、2.8万余支队伍、6.7万余人参赛,实现C9高校全覆盖,34所985院校、94所211高校及96所“双一流”高校均参与其中。希望江苏赛区与全国组委会共挑发展重担,携手并进,为我国高校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国歌奏唱、选手代表宣誓、裁判长宣誓等环节。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国平在开赛宣布时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未来属于敢于突破的青年力量,期待参赛选手以开放的心态交流互鉴,在竞争中激发灵感,在合作中凝聚共识,展现扎实的技术功底,发扬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让赛事成为优秀创意的展示台、青春梦想的启航点。

据悉,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于2021年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是国内目前办赛时间最长、参赛规模最大、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机器人大赛之一。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连续五年承办江苏赛区赛事,前四届大赛累计吸引全省108所高校、4070支队伍参赛,在省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此次大赛共设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大主题,涵盖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城市道路识别赛、Aelos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树莓派版本)、百度智能云智能服务机器人赛等22个特色赛项,聚焦文化、家居、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全面考察选手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

未来,学会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做好赛事品牌,与全国组委会及产学研各界的协同合作,以更专业的服务、更开放的平台,持续赋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为我省选拔培育更多既有技术能力又有使命担当的“智能时代主人”。

  • 智领江苏(资讯)

  • 加入JSAI学会